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塑造的思想逻辑
王传发
[云南民族大学,昆明 650504]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指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下称“思政课”)建设的前行方向,为系统构建学校思政课发展新格局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建设原则和办好思政课的辩证关系与建设体系,是新时代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体系的思政课之行动指南,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思政课在价值与真理统一的方向上跃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阐明了学校思政课建设发展的逻辑演进、思想脉动和改革创新辩证关系,构建了关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教师队伍建设、学生主体发展、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真理性知识传授与机器学习方法的多维格局,通过大思政、中大小一体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思政共同体建设等递进性、交融性重大实践,系统塑造学校思政课时空要素与主体感知的内在关系,在现实的历史运动中澎湃着思政课的生命活力,丰富着思政课的时代内涵,推动思政治课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这其中贯穿着立德树人目标引领、现实问题的审视立正、守正创新的思想内核、意识形态边界逻辑等一系列思想驿站的逻辑智链,彰显思政课的价值性、理论性、实践性、德育性等功能于一体的本质属性。深刻理解5年来思政课时空格局变革的思想逻辑,有利于把握思政课格局重塑的思想引领和实践标向,从而更好地把学校思政课真正打造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这一思想定位为思政课的系统性塑造提供了根本遵循。当下,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已成为教育者的高度共识,并贯穿于高校思政课程全方位全过程。作为思想逻辑层面的立德树人之所以能够引动思政课系统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是因为高校思政课教育对象的大学生都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这样的人的德性和品性都是在社会历史中养育并不断丰厚的。因此,从思想逻辑进程考察立德树人的目标引领,必须回溯到人的哲学视域,放到社会历史实践过程进行阐释,方可揭示立德树人目标引领的思想意义。社会历史实践呈现的不仅是时间的维度,还必须框在一定的空间进行分析才有价值。如此,就逻辑展开而言,就是要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基问题进行哲学透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始终围绕“人”这一核心命题进行批判、扬弃和立正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的自我意识丰富过程始终占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位置。马克思中学毕业一开始的名著《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从德性的角度提出了年轻人应当为人类的解放而工作,展现了马克思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历史使命担当。在后来的理论建构过程中,通过宗教对人的异化、抽象人的无根性、资本逻辑下人的片面性等进行实践哲学的批判,逐步确立了现实的人及其本质,经过现代性意识培育的人,再到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最高德性。从中可以看出,对人的教育应当确证其前提,就是把人的时代应然性全部呈现出来,然后寻求培养之道,选择培养内容和方式。
首先,需要从人与世界关系来透视人的德性应然,这是思政课理论体系塑造的学术前提。“马克思的哲学出发点是以“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是以‘抽象的人’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马克思的哲学是以‘人类社会或者社会的人类’而不是‘抽象的存在’作为自己的立足点;
马克思的哲学是以‘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以‘人性的复归’为‘归宿点’”(2)孙正聿:《构建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哲学研究》2019年第4期。,从中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人民性蕴含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和解放的道义力量作为立德树人的基本品质的。从根本上说,就是把人民性的品质作为构建高校思政课学术与实践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立德树人理念生动实践的本质要求。
其次,对于人的解放进程需要从实践哲学视野进行阐释。马克思的哲学把人的解放进程与一定的阶级密切联系,通过阶级意识的感应与个体自我意识交融,从而淬炼阶级属性的人之德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章中把人的活动立足于社会生产过程,并特别强调“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以及现实的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表明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必须融入一定的阶级集团和纳入到生产方式过程。在《共产党宣言》共产党、无产者章节中,对共产党人的阶级属性分析时,指出真正的共产党人既不同于流氓无产者,也不同于无政府主义者,更与小农的封建的小资产阶级有清楚界限,唯有如此,才能够清楚地把握人的德育需要在无产阶级政党意识凝聚下形成与时代发展趋势相适配的道德与人格属性,也只有与非历史的、抽象的、虚假物化的团体中的人之道德划清界限才能真正淬炼人的优秀素质。
最后,从广阔的社会历史形态演进阐释人的内在品质要求。“马克思对历史中‘人’作为主体的看法已经不同于西方传统哲学。较之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所确立的意识内在主体性而言,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将主体性建构的根基锚定于‘社会’的新地平线之上,并以‘物的依赖性’来厘定经济社会关系之奠基对主体性建构的现在作用。”(3)徐瑜霞:《“事”中成己:主体性建构与物象化的内在性反思》,《哲学研究》2021年第6期。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三形态演进理论对人的应然与实然属性进行了深入揭示,表征着在社会历史实践中达至对立德树人的内涵诠释。人的依赖关系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具有奴役性和人身依附关系,人的德性不平等且分层,社会教化人们遵从少数统治阶级的道德规则。“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7-108页。社会现实成为个体主体内在自我意识觉醒和外在独立自由的基础条件和准备前提,社会现实条件决定人的德性趋向。人的道德水平、知识获得、精神自由度与社会关系平等性密切相关,当然也受资本的驱使成为物化的异化状态。第三个阶段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阶段的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的三形态与人的独立性关系给我们的启示是,立德树人作为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必须全域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去确立和推进。换言之,立德树人蕴含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就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唯此才能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塑造高校思政课新格局的目标引领和思想引动,这个根本任务蕴含的德育规范离不开来自对国内外现实之惑的内省和反思。现实是重塑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基本立足点,也是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来源。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3页。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4页。把问题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体系重塑的基本路向。针对思政课建设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我们也要看到,思政课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
课堂教学效果还需要提升,教学研究力度需要加大、思路需要拓展;
教材内容还不够鲜活,针对性、可读性、实效性有待增强;
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还存在短板,队伍结构还要优化,整体素质还要提升;
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评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
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建设还相对薄弱;
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还有待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没有完全形成,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的氛围不够浓厚。”(7)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这些问题是现实之惑在思政课建设中的呈现。任何问题都是现实的不同反映,有些是深层次的问题,有些是技术性问题,有些是具体工作方法的问题,有些是体制机制健全完善问题,有些是政策落实贯彻问题,等等。如此多而又具体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层次破解与回应,就是立足时代现状和基本特征,把问题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分析,放在全球发展趋势中进行对比性阐释。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社会原因、时代动因、进而形成问题逻辑,成为破解制约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思想指引,为塑造思政课新格局提供思想支撑。忽视问题或臆想问题都是思政课建设的致命敌人,坚持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问题导向是系统塑造的必然要求。
通过研究不难看出,导致思政课建设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思政课的价值性、真理性和中国现实、世界变局及中国未来之间的有机关系没有完整地把握,更不能从时代变革的大趋势进行深度剖析,导致思想上不重视、观念上不能理解和不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与世界变局的趋势,从而弱化了思政课面对物化世界和价值观渗透的应对能力。面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现实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时代挑战,如何基于问题建构高水平的思政课体系是问题逻辑的现实急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8)《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第1版。为此,从四个维度进行反省反思,即中国、世界、时代和人民四个论域进行基本问题捕捉,开展问题逻辑的思政转换,形成反向问题为路径的思想逻辑。
首先,聚焦中国现实,探求问题真谛。思政课存在的具体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都与国家发展前途命运共生相连。因此,探究问题真谛,必须回到“中国之问”上来。面对百年未有大变局带来的巨大冲击,高校大学生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新中国诞生75周年、改革开放46年的今天,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重大战略问题仍然是研究讨论的热点话题。上述足以说明,对这些极为关键的问题仍需要转化为思政课的思想元素,把思政课遇到的具体问题放到这些大问题域中进行阐释、讨论与辨析,以增强思政课对“大问题”的分析与应答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着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感受到思政课是一门“管用”之大学问。通过战略性大问题、微观性具体问题的有机结合,释疑解惑大学生心中谜团,化解来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就业压力、外来风险隐患和心中困惑内卷阻力等问题,把问题之间的逻辑嫁接起来,形成能够破解问题的思想逻辑,让同学们在破解问题中不断增长能力,历练本领,成长为国之栋梁。
其次,面对世界变局,洞察大变之势。当今世界“变”与“不变”是主旋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原有秩序的冲击与重塑史无前例,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增大。在这一宏大的世界叙事过程中,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抱团守旧、发展中国惺惺相惜的趋势明显,中国在变局中的塑造能力不断增强,这些是“不变”的变化。地缘、周边政治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俄乌冲突、红海局势、巴以战争、北约军演、台海局势、朝鲜动作等一系列的力量在明争暗博,十分复杂、暗流涌动、风险变异,需要思政课以真理性视野在关注微观的道德教育、价值教育、价值澄清之外,在比较的视野中全面系统分析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演变,关注世界著名左翼和右翼代表人物的德育教育论思想,客观诠释西方民主及其人权的真实面貌,积极扬弃虚伪人权,弘扬全人类文明成果,从而形成从“内向思政问题”向“外向思政问题”的延展与交互,达成内外交互的问题逻辑。
再次,坚守人民立场,回答人民之问。要把人民之问转化成为有吸引力的思想,融入思政课全过程,从而增强课程的思想魅力感染学生。人民之问是国之大问,人民问题是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在揭示历史规律的时候,始终认为历史是人民的事业,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因此,作为思政课要把人民的需要、人民的时代关切凝练为核心思想元素,教育学生要秉持人民立场。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应当给人民提供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39页。当然,还应看到不同群体的关注不同,差异性存在且明显。思政课就是要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整体性问题发力,形成有吸引力的导向性思维逻辑。同时,思政课要积极回应群众的关切,在厘清和透析群众关切中感受党和国家关心与关爱的温度,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和力量,这是高校思政课的使命任务。
最后,关注时代问题,回应时代之问。抓住新时代最核心、最基础、最关键的问题,深入分析时代问题产生的现实根源,形成时代问题之思,与前三个问题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问题域体系,充盈到思政课教学过程。如何甄别和把握时代问题是思政课教学的关键。从当前情况看,思政课回应时代关切的思想释疑解惑性尚存不足,对时代主要矛盾的社会微观表现反映不甚灵敏,存在迟钝滞后现象。往往就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罗列,这些问题的针对性、焦点性不突出,难以切中时弊,而且对问题背后的原因分析轻描淡写,引不起学生兴趣。思政课教师的学术问题意识不足,导致其透视和洞察功能失色不少。鉴于此,应当从三个维度发掘时代问题的思想演进。一是反映时代进程的重大问题,主要是聚焦到社会主要矛盾层面,发掘普通民众最为关切的问题,并置于理论体系透视分析。比如,民生领域的就业、创业环境,个人全面自由发展问题等。二是围绕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成长成才问题,把这样的宏大叙事与具体的思政课立德树人任务目标有机衔接,既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与能力素养,又使之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大潮中践行思政课的价值理念。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大学生认同教育的重点,从纵横视野中厘清是非干扰问题,并凝练为道路和战略目标自信的思想要素,融进到思政课教学体系,让学生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
任务与问题的思想化在一定程度上仅仅解决了思政课的内源性驱动力的问题,这个驱动需要有稳固的、优秀的理论内核作为系统性塑造的坚实支柱,方可推动思政课建设阔步前行。思政课作为一个总体性课程指称,其各门课程之间的价值性要素、思想性要素、知识性要素具有内在关联性和耦合性。从高校思政课系统性特征观之,呈现12347的总体性结构,这个整体性结构系统的内在一致性非常鲜明,即1个根本任务——立德树人、2个目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3个战略——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4个硬核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7个内容板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四史”、思想道德德与法治。这种整体性结构的思想逻辑和理论内核反映的是思政课内容革命,当然形式上也有革命的特征。这种内容革命目的是确证我们的思想文化主权性,并把教育的主客体及相关主体引进思政课的场域内,避免了在场者缺席之尴尬。总体性结构的思想内核是其理论特质,这种理论呈现的思想逻辑功能集中体现在富含文明属性的要素之中。要理解这种复杂的关系体系中的思想内核,还是回到发生学语境进行学术透视。
从思政课思想内核形成的过程看,守正创新的学术创造是考察的着眼点。理解思政课的思想内核必须深谙守正创新之道,从而延展出丰富的道义之理。守正就是马克思主义之正、社会主义之正、中国共产党领导之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中国式现代化之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之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新。
首先,坚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形态。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解释世界、认识世界的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10)习近平:《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光明日报》2018年5月5日第01版。高校思政论课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维方式为指导,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精髓融入课程体系,以人民立场,秉持人民情怀,原汁原味地把理论讲授给大学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大家,从而提升思政课理论厚度和魅力。掌握了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回应社会思潮热点和问题的有力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常青,在于其是一个开放、包容、自我发展的理论体系,拥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目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关系。”(11)蒋红:《2023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增内容的核心概念与基本问题解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年第8期。思政课要聚焦把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路吸纳进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开创形成具有中国气质的思想理论体系,实现新的理论形态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最新理论成果。思想政治理论体系建构,必须全域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的主要内容”,(12)虞花荣:《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年第9期。不断丰富思政课思想内涵。
其次,坚持社会主义之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把为什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制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中,从历史维度和现实逻辑出发,讲深讲透背后原因,让大学生透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从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比较角度,确证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增强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础。把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内化于学生头脑,外化于实际行动。同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的文明形态,把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设作为思政课的重要任务。“现代化对于中国来说固然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普遍性,但这种普遍性的展开与实现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依循中国国情而来的具体化才是可能的,并且才会具有真正的现实性。”(13)吴晓明:《中国式现代化与独立自主的文化精神》,《光明日报》2023年9月4日第15版。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文明内涵、路径模式等都与西方现代化不同,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文明道路。但是,中国式现代化又不是脱离世界历史进程、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的现代化。高校思政课建设要把这些论题结合现实融入课堂讲授,通过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大学生入脑、入心、践行。
再次,守中国共产党领导之正,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之新。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一定要认清,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14)董振瑞:《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年8月26日第5版。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都必须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始终。要坚守好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在思政课中的主导地位,始终把党的宗旨在思政课全域中坚决贯彻。同时,要坚持党与时俱进品质,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中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具体到思政课上,“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15)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不断创新领导方式,不断提升领导能力,推动思政课向更高水平发展。
最后,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理论给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1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8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形态,具有坚实历史基础和丰富历史进程,这个文明新形态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为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现实基础,也为进行文明转型的其他国家提供了有效路径。思政课要辩证性地融入这些理论新成果,塑造课程理论体系,为拓宽大学生理论厚度和广度提供丰厚给养。
理解意识形态的边界逻辑,需要对其进行溯源,以全面的、动态的思维揭示边界理论的内涵。从词源上看,“边界”一词最早是地理空间上的概念,意指地理空间之间的界线。随着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业分支日益细化,“边界”一词被引入到相关学科领域,并成为学科与学科之间分野的用语。社会学中的边界问题,表达的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观念、文化、阶级、阶层属性等方面的界分。心理学领域的边界研究的是不同情境和心境下人们的行为模式与思考方向有一个转变问题,这个转变的点位所表达的前后差异就是这个时期的心理变化界分线。之后边界向边界感转化,由最初的物质边界向感知性边界转向,比如,物质领域的边界强调物的所有者对物的全权拥有状态。边界进入到意识层面,其复杂性更是不言而喻,自我意识空间的守护、特别是私密空间的个人边界感是非常重要的指向,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观念的外化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是否超出受众范围表征着意识边界,这种意识边界把握起来对行为主体的洞察力要求较高。
意识形态边界逻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阐释的中心议题,要想比较彻底地领悟意识形态边界逻辑,必须对学科边界的复杂性有所把握。从学科角度看,学科边界的强调意味着不同领域的学科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者具有该类学科背景,以期与相邻或相近学科有个界线,就是交叉学科也应当有自己的领域范围而不是在互鉴交互中模糊边界。思政课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课程,毫无疑问,意识形态性是思政课的内核和内边界,是该学科最本质、最独特、最显著、最关键的特征。其次,从教师的专业背景,比如,是否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以及思政课的知识体系属性等判定该学科的外边界,即与其他相邻学科的界分,比如,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的界线。意识形态边界是区分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等各种不同意识形态的重要标准,是把不同的意识形态区分开来的界线。
如何识别与把握思政课的意识形态边界逻辑是思想政治理论系统塑造的重大问题。众所周知,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理论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任何社会集团和政党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意识形态的反映。因此,意识形态实质上就是一种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当然也是高校思政课的核心指向。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1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552页。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价值学说,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超越,具有明显价值指向。在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本属性,从而把每门课的理论教学转化为思想引领的课程。由此,可以看出,从边界意识审视,思政课的意识形态边界的核心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在课程内容中的体现,就是与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区分开来的本质所在。
在分析思政课意识形态边界时,大体上有两种现象值得关注:一是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识性,也就是注重知识点及其内容的讲授,忽视了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史”课程,个别教师讲成了历史课或者史料分析课;
再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的老师讲成了文化课或者法律课,同样是忽视了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此种情况往往是教师驾驭思政课的教材能力不足,或者是教师对课程的意识形态属性认识不到所致;
二是在教育数字化时代,新兴数字技术在高校思政课中广泛应用,二者结合越来越深,VR/AR思政实验室、bi站各种思政小视频、各种小程序剧等的运用,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前所未有革新,但同时也为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非主流意识形态元素提供了便捷,随之也对传统的课堂学习、教材内容、在线学习等各种边界产生冲击,导致思政课意识形态边界变得日益模糊,致使思政课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功能弱化,“使得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推荐、VR/AR等数字技术在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越界’行为频现”。(18)刘洋,吕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建设边界意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年第11期。边界意识的缺失导致高校思政课数字化建设涌入本土和域外各类风险信息,出现意识形态风险。这种情况十分复杂,一些技术手段与程序悄然注入一些非主流价值观信息和元素较为隐蔽,甄别防范起来要求教师技术水平较高且具有敏感性,互联网技术推动高校思政课数字化建设是必然趋势,也是高校思政课未来发展的基础动力。如果不加防范,必然诱发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使得意识形态伴随技术运用越过思政课的边界,传播负向的价值观。比如,现在的各种音视频、各种文字、图片的智能技术饱含一定的“政治隐喻”,带播与主流价值相悖的西式民主、政治主张、人权模式等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引育造成了较大影响。
在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体统塑造时,如何确立意识形态的边界逻辑,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从现实来看,显然不能舍弃技术应用来壁垒意识形态的僭逾。只有从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出发,围绕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思想内核,立足现实,构建意识形态边界意识,消除有形和未形之患。针对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八个相统一”,为思政课意识形态边界确立了逻辑体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这三个相统一非常鲜明地指出了思政课的意识形态边界意识,属于意识形态内边界的硬核部分。基本要求是强调思政课的政治性,“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学理性弱化政治性,在大中小学的不同学段,无论是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还是讲理论的方式讲思政课,都要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19)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同时,在以价值观体现意识形态性的表达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思政课教学辩证性地提出了明确要求:“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一点必须牢牢抓住。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性,不是要忽视知识性,而是要通过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加强价值观教育。只有空洞的价值观说教,没有科学的知识作支撑,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当然,在思政课教学中也不能只强调知识性,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20)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五个相统一则强调通过方法手段创新、理论与实践协同等方面充分体现意识形态性,注重思政课魅力性、吸引力与价值性、真理性有机统一,不能偏颇。总之,在思政课创新实践中,只要全面深刻领悟“八个相统一”的内涵,并全面融入思政课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就能够很好地构建意识形态边界逻辑。当然,辩证地看,这“八个相统一”也是思政课建设的内容,因此,边界逻辑的确立离不开内容要素,只要把内容的根本性质把握准确,在实践中意识形态的甄别就能够有效做好。
猜你喜欢 思政课边界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湘潮(上半月)(2021年11期)2022-01-15拓展阅读的边界儿童时代·幸福宝宝(2021年11期)2021-12-21——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社会科学家(2021年3期)2021-04-30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13期)2021-01-14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证券法律评论(2018年0期)2018-08-31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当代教育论坛(2015年2期)2015-11-08
栏目最新:
- 赵宋光学术思想中的立美与立美教育——...2024-09-12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塑造的思...2024-09-01
- 浅谈苗医药“引血入痹”临证思想※2024-09-01
- 深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个维度2024-08-30
- 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完...2024-07-24
- 2023年(3篇)教师个人思想汇报范本(精选...2024-07-19
- 2023年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访谈稿,(2)【...2024-07-19
- 公务员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本10篇2024-07-18
- 2023第三季度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思...2024-07-18
- 第三季度积极分子思想汇报3202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