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谁咬了我大饼》教学反思3篇
《谁咬了我的大饼》教学反思1 在进行本次教学活动时,幼儿很快就记住了内容,而且兴趣也非常浓,参与率挺高,连*时不太讲话的幼儿也抢着要说,整个活动都很精彩,幼儿的学习兴趣很高昂,课堂气氛很活跃。当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谁咬了我大饼》教学反思3篇,供大家参考。
《谁咬了我的大饼》教学反思1
在进行本次教学活动时,幼儿很快就记住了内容,而且兴趣也非常浓,参与率挺高,连*时不太讲话的幼儿也抢着要说,整个活动都很精彩,幼儿的学习兴趣很高昂,课堂气氛很活跃。当然,这节课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和思考的地方,我会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是我领悟到绘本教学的精华,于是,给我一些启示。
1、分析教材、找准教学活动的切入点。
《谁咬了我的大饼》这本绘本故事内容,更多的是猜测,想象。让幼儿体会故事内容的幽默和有趣。从选材上来说,这个绘本内容丰富多彩,能牢牢地吸引幼儿参与度,在幼儿对内容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怎样解读教材,找准教学切入点,挖掘每次教学活动的核心价值,那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谁咬了我的大饼》这样的内容,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教师在分析教材时要有取舍,关键是选择的角度和切入点,选取内容,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认真的研读教材、反复思考,有目的的选取,开展教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目标进行进行环节的设想。
2、师幼互动,理清绘本教学的过程。
师幼互动在活动中占着很重要的`部分,这也是取得活动成功的关键。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我先让幼儿猜测内容,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总之,要以幼儿为主导,而不是老师牵着幼儿走。
3、情感教学,提升绘本教学的本意。
幼儿对于社会情感的认知是模糊地、也是匮乏的,但在绘本里,我们看不到一点人为的故事,看不到一点教条的灌输,有的只是娓娓道来的关于情感认知。有的只是对语言和社会领域内容的有机整合。《谁咬了我的大饼》,告诉孩子们一个道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而不是一味地去问别人,做一个独立的自己才是最棒的,做一个善于动脑的才是快乐的,做一个能解决问题的自己才是找到了自我的价值。因此,情感认真环节是不容忽视的。
4、通过故事内容,穿插数字游戏。
在本活动中,我设计穿插了一个送达饼的活动,每一块大饼上都有不同动物的牙印,幼儿根据牙印的形状来辨别自己的大饼应该送给谁,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然后一起总结谁多谁少、谁和谁一样多。让幼儿思考对比,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通过本次活动,增强幼儿对数字大小的深刻记忆。
5、通过表演,增强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谁咬了我的大饼》教学反思2
在本活动中,幼儿能掌握故事内容,并能大胆想象与猜测,在角色表演中掌握句型“**,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幼儿能通过对比猜测动物的牙印。在第一次试上的时侯,使用PPT,效果不理想,由于是第一次给他们上课见到陌生的男老师幼儿刚开始有点不适应有点害怕,所以活动中幼儿不是很主动,而且兴趣也不浓。发现不足之后进行修改,然后再次试上,这次幼儿已经对我有点了解先播放PPT大饼图片进行讲述,幼儿对动物的牙印很感兴趣,很乐意去观察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然后在播放PPT完整欣赏故事。在故事的开始时,有个别幼儿已经猜到是谁咬了大饼,但不确定。还有个别幼儿说是小猴咬的,当时我很着急,因为小猴不是故事中的小动物,在通过多次的对比、验证、猜测之后,最终找到的答案,而且还从中了解了动物的牙印与牙齿的关系。但是在最后欣赏PPT时,我们在前面已经揭晓了故事的结局,解开了悬念,所以幼儿讲述的积极性不高。在第三次试上时我们将悬念留到了欣赏PPT的时候,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就提高了,最后在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样来之不易的结果让幼儿很开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欣赏PPT时插入了音乐,这样声图并茂,提高了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和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小百科:饼是人们最喜爱的食物之一,种类很多。如:枕头饼、油锅盔、煎饼果子、葱花饼等,*人把“饼”吃出了花样,而在国外,人们对“饼”也是钟爱有加,有许多独特又美味的烹饪方法。
《谁咬了我的大饼》教学反思3
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其内容简洁、幽默有趣,尤其是小猪的形象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整个故事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就好像那只小猪就生活我们身边一样。这样的绘本故事更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故事中的角色对话都是一些简单的重复性语句,特别适合正处在语言发展阶段的中班上学期的孩子学习,而且故事中加入了对动物齿痕的学习认识,所以我选取了这个简单有趣,又涵盖一定知识的故事作为教材,并把它设计成了一节中班的语言活动。
根据这本绘本内容的特点和班幼儿好奇的求知心理,我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一个接一个的悬念,将幼儿的注意引入与绘本故事有关的情境中,并在观察、猜测图片信息中获得结果解释疑惑。这样的提问简单有趣,又围绕故事情节而展开,能很好地吸引幼儿全神贯注地阅读与倾听。
具体在活动过程中,我注重让幼儿学会询问句型。因为它是本课的目标之一,而幼儿对此经验不足,因而我介入活动,但是又并未直接告诉幼儿该怎样问,而是情景演示,以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以小猪的口吻走到幼儿中间,询问幼儿,让幼儿初步感知句型,随后我又采用追问的方式请幼儿想想如果自己是小猪可能会怎么问、怎么说。最后在整个故事展开之前,可能会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带着这个假设去阅读整个故事,通过观察图片获得信息,解释疑惑,以此增强阅读的目的性。
另外,观察鳄鱼和河马的牙印、嘴型,了解它们的特点是整个绘本故事的重难点,所以我一出示画面,就抛出了开放性问题(如:你觉得鳄鱼的牙齿像什么?),在这个时候我是退到旁观者的角度,耐心倾听幼儿的回答,将更多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留给了孩子,以此来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运用语言和动作的提示让幼儿自主观察画面,最后,师幼互动,和孩子一起扮演鳄鱼和河马咬大饼的样子,幼儿不仅体验了角色扮演的乐趣,还学会了认知分辨,充分体现了幼儿学习的自主性。
栏目最新:
- 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研究2024-09-18
- 扫码时代,让法治为老人留个慢窗口2024-09-18
- 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2024-09-18
- 什么是低空经济2024-09-18
-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职住地识别的公交通勤...2024-09-18
- 外耳道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1例2024-09-18
- 纳米金刚石及其衍生物在烃类转化中的研...2024-09-18
- 云南茂租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2024-09-18
- 公路用胶粘剂制备与工程造价应用研究2024-09-18
-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帮助了解你的免疫力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