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文秘网 - sdelec.cn 2025年04月30日 12:49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二十大报告“中华文明智慧结晶”名词解读:讲信修睦

发布时间:2024-01-01 21:25:01 来源:网友投稿

王李彬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中的这句话,大意是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人们把品德高尚、能力过硬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究诚信,谋求和睦。中华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以诚信、和合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始终将讲信修睦、与人为善当作一条重要原则,守诚信、尚和合。如,“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救灾恤邻,道也”,等等。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环境如何变化,诚信始终是景行行止的道德品质,是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尺。《后汉书》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发人深省。当时的并州牧郭伋勤政爱民,讲信守诺。有一次,郭伋出城之后许多儿童骑着竹马前来相送,儿童们问郭伋什么时候回来,郭伋让随从计算好回来的行程并坦诚相告。儿童们说,等州牧回来的那一天,我们一定到这里相迎。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郭伋回来的日子比原定日程提前了一天。为了不爽约,郭伋就在城外野亭住了一宿,等到第二天再进城。

诚信,是一种品质,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诚信,也是一种责任,言出必行,行必有果。一个人以诚信为本,就能立身社会,亦可成就事业。对于诚信的执着与坚守,可以说已深深熔铸于国人的精神血脉,诚信已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基因。千百年来,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妇孺皆知,季布“一诺千金”的佳话广为流传,人们心向往之、行践履之。以诚待人、以信做事,就能建立个人的口碑和信誉,长此以往积累的诚信红利,也会帮助自己获得更多认可和机遇。

和合,是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宇宙万物基本秩序的朴素理解,也是国人用以处理人我关系的基本法则。古人讲“睦乃四邻”,倡导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说话做事应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此外,“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传统智慧,也无不蕴含着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的价值理念,体现着中华民族对和平、和合的珍视。

对和平、和合的珍视和追求,决定了国人在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等各个层次关系时,始终秉持以和为贵的原则。比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和合思想体现为“天人合一”观念;
在人与社会关系上,和合思想嬗变为“和为贵”观念;
在人与人关系上,和合思想具象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观念;
在人与自身关系上,和合思想浓缩为“正心诚意”观念。这些思想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由近及远,逐渐演化成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法则和愿景理想。

不忘本來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更加需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讲信修睦等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守诚信、尚和合,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让中华文明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充分展现。

(紫菀摘自微信公众号“文明天津”)

猜你喜欢国人诚信观念维生素的新观念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中国生殖健康(2020年7期)2021-01-18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小康(2019年28期)2019-10-18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中国盐业(2018年20期)2019-01-14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9期)2019-01-07我们和诚信在一起少先队活动(2018年5期)2018-12-01被嫌弃的宋国人趣味(语文)(2018年3期)2018-06-15健康观念治疗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8年3期)2018-04-12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17年4期)2017-07-07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中华海洋法学评论(2017年1期)2017-01-2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