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文秘网 - sdelec.cn 2025年04月30日 02:29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人工饲料育蚕品种“川蚕30,号”,的应用示范

发布时间:2024-08-26 16:00:03 来源:网友投稿

邹邦兴 张宇靖 王腾飞 蒋亚明 张友洪* 李冬兵 李开莉 贾晓虎 罗暕煜 肖文福 高志祥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0;
2.南充市蚕业管理总站,四川南充 637000;
3.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四川 宜宾;
4.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公司,四川 宁南;
5.四川省三台蚕种场,四川 绵阳;
6.南部县兴盛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为加快推进适宜小蚕人工饲料蚕品种选育进程,自2016 年始,对省内生产大面积用种、“十二五”以来通过省级审定蚕品种和组配的杂交组合进行小蚕人工饲料适应性筛选,结合24h 疏毛率、健康性、蚕茧质量和缫丝成绩,筛选出对小蚕人工饲料适应性表现突出的杂交组合 “9211·9215×川58·川62”(川蚕30 号)。为提高其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对其4 个亲本开展了小蚕人工饲料适应性筛选,经5 年10 代选育,“9211·9215×川58·川62” 对人工饲料适应性有了显著提升,其实验室养蚕成绩和缫丝成绩均达到生产实用水平。为充分掌握该品种的实际表现情况,为后期品种的审定和推广夯实基础,于2023 年春季在省内外对其进行了生产示范和实验室示范,现将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1.1 试验地点

本次试验示范共安排了宁南县、珙县2 个农村示范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三台蚕种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重庆市蚕桑科学研究院4 个实验室示范点(表1),采用“1~2 龄饲料育+3~5 龄桑叶育”饲养模式。实验室示范点以“菁松×皓月”为对照,农村示范点以“优食一号”为对照。

表1 “川蚕30 号” 2023 年示范点

1.2 调查指标

本次调查指标包含24 h 疏毛率和3 龄起蚕率等人工饲料适应性指标,健康性和养蚕成绩指标,缫丝成绩指标3 大类。

1.3 调查方法

24 h 疏毛率计算方式:收蚁24 h 后调查小区内疏毛蚕头数与全部蚕头数之比。

3 龄起蚕率:调查小区内3 龄起蚕头数与所有蚕头数之比。

2.1 人工饲料适应性调查

农村示范点“ 川蚕30 号”24h 疏毛率93.73%,较对照“优食一号”低2.51 个百分点,但差异不显著(p>0.05);
3 龄起蚕率为97.52%,比对照“优食一号”高2.77 个百分点;
实验室示范点“川蚕30 号”24 h 疏毛率98.28%。较对照“菁松×皓月” 高5 个百分点,3 龄起蚕率98.49%,比对照“菁松×皓月”高5.46 个百分点(表2)。

表2 人工饲料适应性指标调查表

2.2 饲育成绩

“川蚕30 号” 农村示范点平均克蚁产茧量3.36kg,较对照“优食一号”提高25.37%;
50g 鲜壳量和茧层率分别为11.46g 和22.92%,分别比对照低0.43%和0.09%个百分点;
健蛹率97%,较对照提高2 个百分点;
“川蚕30 号”蚕茧颗粒大,产量高,公斤茧粒数534 粒,比对照低107 粒(表3)。

表3 农村示范点产量统计表

“川蚕30 号”实验室示范点四龄蚕结茧率、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万蚕产茧量成绩均比对照 “菁松×皓月” 表现好,分别为98.67%、1.76%、2.06g、0.489g、23.79%和20.70kg。其中,四龄蚕结茧率比对照高2.56 个百分点,死笼率比对照低2.15 个百分点,全茧量比对照提高2.49%,茧层量比对照提高6.30%,茧层率比对照高0.83 个百分点,万蚕产茧量比对照提高3.97%(表4)。

表4 实验室示范点产量统计表

2.3 丝质成绩

从农村示范点和实验室示范点的丝质成绩检测可以看出,“川蚕30 号” 农村示范点除在茧丝长指标上比对照短107 m 外,其在解舒率、万米吊糙次数和洁净方面均优于对照,尤其在洁净指标上,“川蚕30 号” 平均95.5 分,比对照高2.25 分。“川蚕30 号”实验室示范点茧丝长与对照相当,均达1200 米以上;
洁净95.56 分,比对照高1.56 分;
解舒率80.48%,比对照低6.06 个百分点(表5)。

表5 丝质成绩统计表

本次试验示范安排涉及云南、重庆和四川3个蚕区,共选取6 个示范点,其中生产示范点2个、实验室示范点4 个,因此,其成绩具有一定代表性。从本次示范效果来看,“川蚕30 号”小蚕人工饲料适应性表现良好,其24 h 疏毛率和3 龄起蚕率除农村示范点24 h 疏毛率较对照低外,其余表现均优于对照。在养蚕健康性和蚕茧质量方面,“川蚕30 号” 农村示范点表现为健蛹率97%、克蚁产茧量3.36kg、茧层率22.92%、公斤茧粒数534 粒,和大面积生产水平相当;
实验室养蚕成绩全面优于对照,其茧层率在23%以上。在丝质成绩方面,无论是大面积生产还是室内饲养,其茧丝长接近1200 m,洁净均在95 分以上,满足企业缫制5A~6A 生丝需求。

通过本次试验示范,表明“川蚕30 号”对人工饲料适应性表现突出,其后期饲养、蚕茧质量和缫丝成绩均达到生产实用化水平,可为今后春季小蚕人工饲料共育示范提供“川字号”蚕品种支撑。

猜你喜欢 茧层小蚕示范点 南通通州湾示范区打造双融合示范点江苏安全生产(2023年10期)2023-12-18“小二级”示范点服务职工优秀项目上海工运(2021年6期)2021-08-16柞蚕秋茧茧层厚度抽样测量辽宁丝绸(2021年1期)2021-05-12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03-08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四川蚕业(2020年3期)2020-07-16高原蚕区家蚕茧层率遗传分析农学学报(2020年6期)2020-06-29可爱的小蚕创新作文(3-4年级)(2017年8期)2018-04-13781A和781B原原种繁育成绩比较分析四川蚕业(2017年2期)2017-07-18可爱的小蚕创新作文(小学版)(2017年23期)2017-04-04重庆市纤检局开展2016年春茧收购执法检查中国纤检(2016年8期)2016-10-2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