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兽麒麟介绍3篇
上古神兽麒麟介绍1 上古神兽麒麟起源简介 麒麟,*传统祥兽,是*古籍中记载的一种神物,*神话中的独角兽,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宠,雄性称麒,雌性称麟。 麒麟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古神兽麒麟介绍3篇,供大家参考。
上古神兽麒麟介绍1
上古神兽麒麟起源简介
麒麟,*传统祥兽,是*古籍中记载的一种神物,*神话中的独角兽,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宠,雄性称麒,雌性称麟。
麒麟与貔貅的区别:麒麟是吉祥神宠,主太*、长寿。
貔貅是凶猛的瑞宠,且护主心特别强,有招财纳福、镇宅避邪作用,它以财为食的,能食四方之财。
民间一般用麒麟主太*长寿,用貔貅来主招财、镇宅、辟邪。
麒麟和貔貅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传统民俗礼仪中,被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麕,也可以写成麇,古籍中指鹿;尾巴像牛;蹄子像马;圆的头顶,有一对角。
但据说麒的开头大略像鹿。
它被古人视为神兽、仁兽。
麒麟长寿,能活两千年。
能吐火,声音如雷。
“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毛之虫的意思是有毛的动物。)
麒麟是*古人创造出的虚幻动物,这种造型是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兽的建构上。
在*众多的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的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都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从古至今不乏有能人志士将麒麟的形象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
自青铜文化兴起后,铜雕麒麟也变得更加广受欢迎,以铜打造麒麟形象,使人触及可摸,这样麒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就变得更加明确。
上古神兽麒麟形象寓意
麒麟送子纹,是古代吉祥图案。
唐杜甫《杜子部草堂诗笺徐卿二子歌》:“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
”故民间流传“麒麟送子”的民俗源远流长。
纹样有天真的儿童骑麒麟背上的,有的手持石榴或莲花,身着“命服”;有手托“笙”或如意的,形象都聪明伶俐。
上古神兽麒麟作用
一、麒麟最擅长化解三煞、五黄煞、天斩煞、穿心煞、镰刀煞、屋角煞、刀煞白虎煞、二黑病星符。
当阳宅遇到上列煞气,致家人居住不安、损人破财家庭不和、车祸、血光、离婚等麒麟镇之可保*安。
麒麟是仁慈之兽,惩奸除恶保护好人。
好人按奉保护之,恶人供奉反惩处。
二、麒麟镇宅化煞能力最强,安奉之人要常感念镇护之情。
在家中摆上一对,放时头朝门或窗外,能够消灾解难,驱除邪魔,镇宅避煞,催财升官,还有添丁之用。
它与狮虎不同之处就是它不伤好人。
三、麒麟在风水中就象万金油,旺财,镇宅,化煞,旺人丁,求子,旺文等,各方面都可以使用。
并且麒麟摆放在室内,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对好人起到保护作用,但对坏人却疾恶如仇,如发现坏人,它就会咬,因此家中摆放铜麒麟,可以旺事业,化小人,制坏人。
麒麟主正财,旺事业,催富贵,辟邪化煞,因此,在室内摆放一对开过光的铜麒麟,会给你带来家庭,事业等各方面的祥瑞。
四、辟邪挡煞的用途,如门前见长廊直冲大门,犯了穿心煞。
可用一对铜麒麟挡之,如果“煞气”弱,走廊不太长,可用一只铜麒麟来挡煞。
五、有化解犯太岁的用途,犯太岁是按流年的所属而排在不同的方位,我们每年在通胜都可以查得到。
例如:属牛的人犯太岁方位在西南方,属虎的人犯太岁,太岁亦在西南方,解犯太岁须用二只铜麒麟为佳,放置在室内的"犯煞之位,头朝犯太岁方。
六、有将家运转好、灾祸减轻用途。
麒麟是吉祥的代表,将其安放在家中,镇宅辟邪,增添家中吉祥的作用,不单令屋主事业顺畅,连带财运亦会好转。
除此之外,铜麒麟还能替主人挡去滞运的霉气。
一般用于转运的铜麒麟最好是经过开光的,其力量才能发挥淋漓尽致。
七、有化解白虎的效用。
在家居的白虎方位,安放一对铜麒麟,可化解白虎方的凶性,令宅内居住的人*安,特别是白虎方外面的烟囱或尖锐之物冲射到,更加要安放已开光的铜麒麟。
上古神兽麒麟的历史记载之西狩获麟
“西狩获麟”发生在春秋末期鲁国西境大野泽地。
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首先见于战国成书的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春秋》:战国史学家公羊高撰写的《公羊传》和谷梁赤撰写的《谷梁传》,也都记载了这方面的内容。
与孔子同代人左丘明的《左传·卷十二》载: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
仲尼观之曰:“麟也”。
《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
在其《集解》和《正义》中又注:“大野,薮名,鲁田圃之常处,盖今巨野是也。
”《兖州府志·圣里志》载:“周敬王三十九年春(哀公十四年),西狩于大野。
叔孙氏家臣钥商获麟。
”“折其左足,载以归。
叔孙氏以为不祥,弃之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麋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观之曰:麟也,胡为乎来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
叔孙氏闻之,然后取之。
子贡问曰:夫子何泣也!孔子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是以伤之。
“西狩获麟”发生在周敬王庚申三下九年(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而孔子的《春秋》一书,也恰恰在这一年脱稿,这时孔子已七十一岁,从此已不再著书。
这就充分证明了至今仍在巨野流传的“孔子获麟绝笔”的故事是真实的。
孔子获麟绝笔,从客观上讲,是年纪大了精力不佳。
但从主观上讲,感麟而忧也是个重要原因。
传说在公元前551年(鲁哀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怀了孕,祈祷于尼丘山,遇一麒麟而生孔子,因孔子降生时,头顶长得有点像尼丘山,帮取名孔丘字仲尼。
孔子遇麟而生,又见麟死,他认为是个不祥之兆,立即挥笔为麒麟写下了挽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由于孔子感麟而忧,再加他唯一的爱子孔鲤的早逝,使他难过极了,终于在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与世长辞了。
孔子死后,获麟绝笔的故事广为流传。
唐代大诗人李白《古风诗》中就有“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诗句。
栏目最新:
- 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研究2024-09-18
- 扫码时代,让法治为老人留个慢窗口2024-09-18
- 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2024-09-18
- 什么是低空经济2024-09-18
-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职住地识别的公交通勤...2024-09-18
- 外耳道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1例2024-09-18
- 纳米金刚石及其衍生物在烃类转化中的研...2024-09-18
- 云南茂租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2024-09-18
- 公路用胶粘剂制备与工程造价应用研究2024-09-18
-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帮助了解你的免疫力2024-09-18